/m/news_view.aspx?id=517&gp=107
西田弹簧机械转载:公立医院平价说之悖论
来源:本站时间:2012/5/17 17:35:10
三年试点工作“结束”后,我们公立医院有重新拾起“平价医院”的概念,不禁使人们重新考量三年的医改试点我们做了什么?为什么三年的医改试点并没有解决看病贵的问题,相反出台这样的蹩脚措施解决“看病难”。市民感觉到越来越贵,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一种发展趋势,CPI都升,水价也升,连街边洗车也从5年前的5元升到10-20元。而纵观所有的医疗服务收费单价,却“按兵不动”。贵,贵在哪里呢?可能最大的原因是虽然单价没有增加,但的服务质量与数量提升了,尤其是医改的广覆盖和提高报销比例之后一种需求的释放大大“拉动”需求,“拉动”这种需求对不对呢,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医疗服务来说,不管你承认与否,总费用确实是上升了!加上一种大医院的盲目扩张,盲目上等级,加速中小医院的两级分化,一种大医院虹吸现象促使医疗资源重新分布——市场机制使然,大的越大,强的越强,小的越小,弱的消失!
 
关于评价医院的的评论我分别在5年前和4年前都有分述,原因和结果都有稽可查(见本文尾,点击可进入),如今重提“平价医疗”的建立虽然有政府兜底,但情况却不会有太大的不同,结果却会是相同。“平价医疗服务”本意很好,但完全否定了公立医院的本质。在回答目前公立医院是什么性质医院的同时我们要考虑在三级医院开设“平价”是否与医改大方向背道而驰,分级分段医疗又如何实施呢?在病人就诊知识贫乏的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他们不管大病小病涌向三级医院,造成人为的看病难和人为的不公平。这种机制其实会使民众对我们建立起来的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心,而实际上患者家属在照顾患者所产生的费用上得不偿失。
 
我再次表明我的一种态度:政府办的公立医院就应该是平价的,如果不是平价,政府必须重新审视,明白为什么要办医院?这样吧,我还是愿意从香港模式去阐述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意义。
 
香港医疗体制是省领导、中央领导一再叫我们去学习的一个的模式,现在总以香港政府投入、不可复制而拒绝于门外。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香港医疗费用仅占全部GDP的3%多一点,而我们占了5%,即使这样我们面临的问题比香港大得多、多得多!而且我们医疗资源使用的公平性更是落差极大!这一点,我们总不能再“指责”别人什么了吧?
 
香港医院也是分两种,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而公立医院是直属医管局,私立医院由卫生署管理,它们有何明确的分工合作,分别负担着港人庞大的医疗任务。
 
公立医院虽然收费较为便宜,但为了避免医生过度疲劳,除急诊病人外,非紧急情况就诊,都必须预约,因为病人较多,预约等候的时间也很。相对来说,私立医院虽然收费高,等待时间较短。只要经济不是太困难,有个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大家都会优先选择去私立医院或去诊所看门诊。
 
据数据显示,香港公立医院住院病人占总病人数的85%,门诊病人占15%;而私立医院住院病人占15%,门诊占85%,恰恰与公立医院相反。这种现象明确了公立和私立医院各自的分工定位:公立医院提优先给急需的患者使用,主要以大病、重病、急病为主;而私立医院则因快捷、方便、服务周到,是门诊病人的首选。而只要持有香港身份证,就可以免费享受公立医疗。香港医疗政策规定,市民在公立医院就诊,感冒之类的小病,政府报销63%,需要看专科门诊的病,政府负责95%,如肝移植等最高规格的手术,由政府全包。所以,有的市民为了尽快的得到服务,他们也跑到内地。
 
从患者角度来说,香港的医院专科医生很少,公立医院也排队难,好不容看个门诊,巴不得和医生多沟通,但对医生很尊重,所以这里很少有医患纠纷,更没有医闹。有什么意见他们会向政府和医管会提出,不会有做砸医院的野蛮行为。只要有谁触犯权利警察依法执法。
 
据了解,香港是通过公立医疗机构实行高福利、低收费来实现居民的医疗保障,而药物管制和采购也都有严谨组织,更可贵的是,在香港的公立医院,不会因为病人没钱而看不了病。假如在公立医院设立“平价病房、平价门诊和平价药包”会有啼笑皆非的感觉。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