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丫来自巴山蜀水的凉山彝族地区,1997年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工作,从主持《金土地》到《开心词典》,她做得都很出色,是中央电视台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之一。
她美丽、漂亮的外形,甜美、可亲的笑脸,让观众感觉与她很近。她的人就和从她口中播出的每一个词语一样,让人心动。 她是一位亲和、轻松、有知识的“女考官”,她因自己的智慧、自信、鲜明的个性,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我们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单纯、开朗、明丽。 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但凡看过她主持的节目,无一不被她所吸引,进而喜欢上这个美丽可爱的女人。她那颇具特色的笑容、忽闪的眼神、一成不变的招牌动作、与选手斗智斗勇的女考官形象,都成为了观众喜爱她的理由。
诚于中,方能秀于外
王小丫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只要看上她一眼,所有人都不会忘掉。除了主持风格有特色外,王小丫的笑也别具“特色”。她的笑和一般情况下主持人的笑不太一样,那是一种非常本色的、不加职业修饰的笑。有时即使她遭遇尴尬,发出的笑声也是最真实的,反而制造了更好的现场感觉。有位业内人士曾说:“这种笑可能不是有多好听,可是它正常。”正是这种 “正常”的笑才拉近了她和观众间的距离,让人感受到了一个女人的真实与可爱。 再精明的女人也是人,是人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像王小丫那样把自己的亲和力当作武器的女人才是最聪明的女人。当然这需要智慧、学识和良好的心态做底蕴,否则,谁也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
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王小丫,是一个真实的王小丫。她在台上延续着生活中的自己,她的精、她的傻、她的亲和力都无须表演——因为她把自己始终置身于普通人的行列!
抓住命运赋予的每次机会
大学毕业后,王小丫到了四川省内一家经济类报社工作,成了整天东奔西跑写新闻的记者。不过,王小丫并不太喜欢这份工作,因为这并不是她的梦想。 对工作,她最大的梦想,是要成为电视台经济类节目的出镜记者。只是在那个时候,这个梦想还是那么遥远,甚至可以说有些遥不可及。但王小丫绝不放弃,因为不管处境怎么样,梦想总像一面飘扬的旗帜始终在召唤着她。
带着梦想,1996 年,她干脆辞职到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进修广播电视文学专业。更令王小丫高兴的是,她还找到了一个到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 打工”的机会,而且一开始主持的就是面向农村的《金土地》节目。她在欣喜的同时,更把它当作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难得机遇。 大学里打下的经济理论基础,此时终于派上了用场。因为有着良好的心理准备,再加上她反应快、充满朝气,具备非同一般的驾驭深度报道的能力,没多久,王小丫的努力和能力就得到了认可,台里开始把更重的担子压在她的肩上——让初出茅庐的她去主持在经济圈里影响很大的《经济半小时》节目。 王小丫不喜欢条条框框的限制,只要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制造机会也要上。为了扭转自己非嫡系就不能够在央视挑大梁的状况,她努力学习和“偷师”,终于在《开心辞典》中一炮而红!
不为盛名所累
在大家的眼里,王小丫年轻漂亮而且事业有成,简直是个完美的女人。王小丫自己却并不这样看。 王小丫觉得自己并不成功。她对成功的理解与大家不一样,她觉得成功是对人一生的评价,一个人只有生命终结时才有权说自己是否成功。对于自己目前的状态,王小丫认为,虽然自己是尽量努力往好处做,但还是“ 在路上”的状态。 而至于学问与美貌,王小丫则坦言自己的知识积累还不够,自己也并不那么漂亮。她觉得做女人最重要的是心态和性格,学问与美貌都是其次的问题。她认为真正成熟的女人应该是懂得博爱的女人,对许多人和事都心存关爱,这种关爱中包含了她们对人生和世界的好奇,也包含了她们不泯的纯真和宽容的胸怀。王小丫始终认为,自己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观众。在自己和观众之间,有一种可贵的真情在互动,她常常为之感动。
台下的王小丫,没有迷失在台上的风光里,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实实在在地生活,平平凡凡地做人——苦恼着跟众人一样的苦恼,快乐着跟众人一样的快乐。 对于伴随名誉而来的各种各样的不得不应付的人和事,她还是那么简单,简简单单地和人相处,简简单单地面对一切。
喜欢王小丫,就让我们忽视她的美丽外表,去聆听她内心的话语:“正是没抱太多的目的和想法就很自然地往前走了,人生最可贵的就是‘在路上’的感觉。当你觉得这东西没意思时,就是你自己没进去。”